
走進技術專欄,解鎖前沿科技
輕鬆掌握測試知識,率先成為科技達人
2025/03
31
Agilent安捷倫頻譜分析儀怎麽追蹤信號的-安捷倫技術支持中心
安捷倫頻譜分析儀追蹤信號的核心原理是通過掃頻調諧超外差技術結合實時信號處理,實現目標信號的自動捕獲、分析和持續監測。以下是天天爱天天爽安捷倫技術支持中心小編整理的具體實現方法及關鍵步驟:
一、追蹤信號的核心原理
掃頻調諧超外差技術
輸入信號經衰減器、低通濾波器後,與本振信號(LO)在混頻器中混合,轉換為中頻(IF)信號。
掃頻發生器控製本振頻率線性變化,使混頻器輸出覆蓋預設頻率範圍(如10 MHz至6 GHz)。
中頻濾波器(分辨率帶寬,RBW)濾除幹擾成分,檢波器將信號功率轉換為視頻電壓,最終在屏幕上顯示為頻譜圖。
實時信號處理
儀器每秒可更新頻譜數據28次(如E4440A型號),快速捕捉信號變化。
通過算法自動檢測峰值、均值或特定調製特征,鎖定目標信號。
二、自動追蹤信號的三種方法
1. 標記追蹤(Marker Tracking)
操作步驟:
按下MARKER鍵,移動光標至目標頻點。
選擇PEAK SEARCH功能,儀器自動追蹤該頻點的最高/最低幅值。
屏幕實時顯示信號頻率、幅度及變化趨勢。
適用場景:快速定位未知頻率的強幹擾信號。
2. 最大保持模式(Max Hold)
操作步驟:
設置掃描範圍(如Span=1 GHz)和RBW(如100 kHz)。
啟用Max Hold功能,儀器記錄並保留掃描周期內的最高信號軌跡。
通過Copy Trace保存數據,便於分析瞬態或間歇性信號。
適用場景:捕獲突發信號(如雷達脈衝、電磁幹擾)。
3. 跟蹤源模式(Tracking Generator)
操作步驟(以N9340A為例):
連接跟蹤源輸出(RFOUT)到被測器件(DUT),再將DUT輸出接回頻譜儀(RFIN)。
設置跟蹤源頻率範圍(如1-6 GHz)和輸出幅度(如-20 dBm)。
啟用Tracking Mode,頻譜儀同步掃描並顯示DUT的傳輸/反射特性(如S21、S11參數)。
適用場景:測量濾波器、天線等射頻器件的頻響特性。
三、關鍵參數設置與優化
參數 設置建議 影響
頻率範圍(Span) 覆蓋目標信號±50%帶寬(如信號中心頻率1 GHz,Span設為2 GHz) 決定掃描速度和頻率分辨率
分辨率帶寬(RBW) 設為信號帶寬的1/5(如信號帶寬100 kHz,RBW=20 kHz) 影響頻率分辨率和噪聲電平(RBW越小,分辨率越高,但掃描時間越長)
視頻帶寬(VBW) 設為RBW的1/3或自動(如RBW=10 kHz,VBW=3 kHz) 平滑噪聲,提升信號可讀性
檢波器模式 - 峰值(Peak):檢測瞬時最大值
- RMS:測量平均功率 影響幅度測量準確性(如脈衝信號需用Peak檢波)
參考電平(Ref Level) 設為比信號峰值高10 dB(如信號-30 dBm,Ref Level設為-20 dBm) 確保信號波形完整顯示,避免截斷
四、典型應用場景
電磁幹擾排查
使用標記追蹤定位幹擾源頻率,結合Max Hold記錄幹擾強度隨時間變化。
無線通信測試
通過跟蹤源模式測量天線增益(S21參數),驗證信號傳輸效率。
雷達信號分析
設置脈衝觸發模式,捕獲雷達信號的脈寬、重複頻率等時域特性。
五、操作注意事項
預熱與校準:開機後預熱30分鍾,定期執行自校準(建議每月一次)。
信號保護:輸入信號不超過儀器最大允許值(如+30 dBm),防止混頻器損壞。
數據保存:使用Save/Recall功能存儲關鍵軌跡,便於後續分析。